年味哪儿去了,儿时在农村里的年味足些,村子里面都是熟人,人情来往自然不少。如今大家都搬到城里去了,随着老人们的陆续离世,村里的宅基地日渐荒废。农村衰败的十分迅速,不少地方出现了无人村,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,农民变为市民。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,广大中西北部有大量人口在东南沿海务工,每年春运高峰有天量人口返乡过年。有没有一种可能,我这边没啥年味,不代表人家没有,有些地方可能还有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随着冷空气南下,越过岭南十万大山,深圳也降温了,降温幅度还很大,最低温度已有5°左右,感官上很冷,不过比起中部地区还是要稍好些。因从小在湖北生活,长大后在广东生活,故对气候体验较之从未在外省生活过的人更加多样化。湖北属于地理上的南方,但冬天属实冷的令人瑟瑟发抖,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点:

  1. 没暖气,这点尤为突出,家里冻的跟冰窖似的。
  2. 空气湿度大,据传湿冷比干冷威力更大。
  3. 心理作用,越冷就怕冷,越怕冷就越冷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继续穷折腾下去,这次换成硬件了,同样属于被动折腾。前几天电脑显示器无法正常工作,屏幕闪烁有条纹,通常能想到的是显卡坏了,于是将显卡拔出,连接台式机的集成显卡,屏幕功能暂时恢复正常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又开始穷折腾了,不过这次属于被动折腾。前两天打开博客发现SSL证书已经过期,后台无法更新证书,查看空间已满,删除了某些文件,哪知网站崩溃。一筹莫展之际便重置空间,所有文件丢失。幸好数据库还在,索性将程序源代码从wordpress转成typecho了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气候对于生活的影响是多样化的,不同气候有着不一样的体验。以往在老家湖北的时候,对于气候没有太多的想法,之所以会这样,缘于从小未出过省,没有对比也就没有感受。老家的气候四季分明,夏天很热冬天很冷,放眼全国属于平均气候,属于中部地区,且属于东西南北的交汇处。不过老家还是更偏向北方文化,就拿早餐来说,诸如武汉的热干面,襄阳的牛肉面,老家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人们对面食情有独钟,尽管正餐还是以米饭为主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来深圳近两年了,城区依然有许多地方保留着村子的地名。记得有次同事让我在村里等他,当时听着有些懵,附近不都是高楼大厦的森林么,哪里有什么村子?结果到了才发现,所谓的村子就在这些高楼大厦的背后,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城中村。深圳的城中村实在是太多了,名字也是五花八门,诸如塘头村、塘尾村、上沙村、下沙村、莲塘村、新围村、老围村、坳下村、料坑村等等,难怪有人调侃深圳是小渔村,这样看来的确有其道理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去年底把老家武汉的房子卖了,位置刚好搭着市中心边,地段还是不错的。房子谈不上是老破小,但老破还是名副其实的,面积不小不大约有80平左右,是个两室一厅的房子。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末建的,房龄约为24年左右。该小区原属于某国企分配的员工宿舍,普通科员分的是一房一厅,这房子的前主人应该是个中层干部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小区房子的产权被买断并办理了两证,前房东卖给了我,房子是在2016年9月买的,然后在2022年9月又卖掉了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转眼间来深圳已有一年半载了,说长不长说短不短。有老家的朋友问我,来深圳干嘛,在武汉待着也不错。在朋友眼里,深圳是座十分年轻的城市,彼时我已经31岁了,相对而言已不在那么年轻。在深圳大街上很难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,随处可见都是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年轻人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