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底把老家武汉的房子卖了,位置刚好搭着市中心边,地段还是不错的。房子谈不上是老破小,但老破还是名副其实的,面积不小不大约有80平左右,是个两室一厅的房子。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末建的,房龄约为24年左右。该小区原属于某国企分配的员工宿舍,普通科员分的是一房一厅,这房子的前主人应该是个中层干部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小区房子的产权被买断并办理了两证,前房东卖给了我,房子是在2016年9月买的,然后在2022年9月又卖掉了。
房子地处繁华市区,周边配套设施完善,由于小区老旧,停车位稀缺,且房龄较大,价格与同地段较新的房子相差2-3倍左右,所以卖不出什么好价格,加之近年来房地产行情持续低迷,最终成交价为110万。上百万听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巨款,且不说在一线城市只是个首付,即便是在二线城市,也只能买个很普通的房子。房子从出售到交易用时约为半年,老实说这是让我没有想到的,当时二手房挂盘量巨大,很多房子一年半载都无人问津。真是应了那句话,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,只是价格不够低。
至于为何非要卖房子,说起来一言难尽,这涉及到家庭因素,关于家庭的事情,不想谈也不愿意去谈,如果非要谈,恐怕都能写个中篇小说来。总而言之,房子终归是卖出去了,失落感油然而生,毕竟在武汉生活了近二十年,多少还是有感情的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浪完后还能随时回来,但房子卖出去了,便意味着在武汉的落脚点已经没有了,以后再想回来身不由己,从广东到湖北跨越千里,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暂且不论,回来也只能睡旅馆。
来到深圳关外,这是过去的叫法,其实早就没有关外内一说了,但早年来深的人一直这么叫的,确切来说是市区与郊区的分别。打我踏上深圳这块土地起,就一直生活在郊区,深圳的房价到底有多高,在此不必强调了,即便郊区的房子单价也在4W左右。而我手中的卖房款,显然只是杯水车薪,若是在深圳买商品房,仅仅是首付而已。辗转多地后,最终选择买了深圳的小产权房,谈到这类房子,在大城市生活较久的朋友应该对此并不陌生。
与在深圳工作的朋友聊起深圳小产权房子的相关话题,朋友称最好不要买,以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纠纷。可身边有熟人说,在深圳工作的不少外地人也买了小产权房,如果有问题,那不是一个人的事情,大家都一样,有什么好担心的。瞻前顾后犹犹豫豫最后还是买了,房子只能一次性付款,售价刚好和我卖房所得的数额差不多。在这里住了有半年,直到现在依然有些后悔,但事已至此,再次出售机率渺茫,无人接盘已成现实,商品房都未必好卖,何况是小产权房呢?至于以后会怎样,不愿想也不敢想。还是套用那句话来安慰自己,买小产权房的又不止你一个,别人都住的好好的。
买卖方便的话,其实不错。
产权年限只有40年,且非民水民电吗?
自从买完房子,我就只用拼多多,我不买房子的朋友,在县里生活,好像神仙,现在我每天都后悔,然而没什么卵用。
要是按我们这边的情况,可以说小产权的麻烦各有各的不同。要是明确的集体用地可以说啥事儿也没有。就怕有各种转让变更之类的。而且小产权的房子不好卖,当然深圳这种人口巨密集的地方可能例外。
小产权可能是当地农村拆迁的安置房?或者是大型公司买的地皮建的?
我在老家也有一个小产权房子,是当地大型集团买的地皮盖的员工宿舍,一套80左右的10万元。
我们那标准楼房也不贵,80左右的50万,还是市中心。威海荣成
我现在一点都不喜欢大城市,内卷厉害,出行拥堵…….
110个w,可以来我们这里建个别墅当土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