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,当兵后悔两年,不当兵后悔一辈子。起初对这句话并没有过于深刻的理解,直到退伍这些年,才慢慢的体会到这其中的深意。转眼之间退伍一晃九年过去了,时间过得飞快。这些年在外面打拼,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的, 用句口头禅——混口饭吃。时间久了都快忘记自己当过兵,要不是最近是八一建军节,再加上有部电影挺火的,片名叫烈火英雄,看完之后就一句话,这电影片值了。
当然了,我不是所谓的影评家,不会像某些平台上面的那群半瓶水的影评人,通过贬低影片的价值,来彰显自己的高明,其实这恰恰显示出其自身的肤浅和无知。回归正题,作为一名退伍军人,在此我并非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,也不会拿这些作为谈资,而是让我回忆起曾经在部队的点点滴滴。尽管这其中有欢乐有痛苦亦有恩怨情仇,纵然时间已过去接近十年,但依然值得好好回味一番。很多东西你不知道如何去形容它,唯有亲身经历才会让人感同身受。
大约寒冬时分,北方的冬季显得格外的冷,寒风呼啸而过,刮在人身上有种刺入骨髓的寒冷。用一位战友的话来形容,这风就像刀子一样忒疼。当时我所在的连队总共有一百来号人,后来由于上级安排,被调往某处执行看护勤务。那个地方人烟稀少,处于深山之中,交通十分不便,平常除了看护任务,也没有太多事情可以去做。
在此执行看护勤务的一共有五个人,四个战士一个班长。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,就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资等都要等部队开车上山送过来。由于班长不用站岗,所以我们四个战友分别轮岗,一天二十四小时,每个班次两小时,平均下来每人每天三班岗共六小时。
由于执勤点人数太少,故没有专业的炊事班给我们做饭。在这里人人都是厨师,都要学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,做饭也是几个战友轮着来。现在回头再想想,就俺那三脚猫的厨艺,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。说到吃饭的这事,别想有啥美味大餐让您大快朵颐,有口热乎饭管饱就不错了,别想的太美。
当时吃的是大锅菜,对于做菜的手艺要求并不是很高。每次做饭的时候,蒸饭没啥好说的,掌握好米和水的比例就行。电饭煲容量足足有八升之多,你别看这么大锅,也不知道怎么着了,每次都能吃的见底,我们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,战斗力杠杠的 。
至于做菜这档子事,那就有必要在此好好说道一番。既然是大锅菜,首先得突出一个大字,盛菜的盆子是不锈钢容量也挺大。您要不是拿这装菜,还真以为这是哪来的洗脚盆。盆子表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,看得出来用了有些年头了,这就是岁月的痕迹。说句实在话,这盆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拿来用过。
菜品种类花样不多,分量还算不少,毕竟有好几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吃饭。再说说具体有啥菜,标配大白菜、白萝卜、胡萝卜,这三样玩意永远不会缺席。另外还有些配菜,诸如千张、豆腐、菠菜、大蒜苗、土豆、干子等等之类,就不一一列举了。接下来就是招牌菜出场了,就是人人都想吃且为之津津乐道的食材——猪肉。猪肉的分量有限,不能吃的太多,否则月底就得吃素了,每次做菜的时候,还得惦记着分量如何。
说说做饭的流程,其实也不算难,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好。先从猪肉上割些肥肉下来,放在油锅里面整出些猪油来;然后把葱姜大蒜辣椒酱油鸡精一股脑全部放进去,翻炒两遍过后,迅速的把火锅底料添加进去继续翻炒。等到香味开始散发出来的时候,再将水加进去,待汤汁沸腾之时,把之前配制好的各类食材一应全部放进锅里面煮。等熟透了就起锅,用不锈钢盆装起来,到此为止一一碗大锅菜完美出炉。
顺便说说吃饭,这也是有规矩的,可不能随随便便。站岗的提前打一碗等下岗的时候热着吃,剩下四个人合着吃一盆。每个人吃大锅菜都有自己的区域,一盆菜平均一分为四,每个人吃自己的那块位置,不能够随便夹其他人的菜。
就说这伙食标准,要是在家里谁会稀罕这点东西,可是在部队就不一样了。深山老林能去哪里找东西吃,有钱都买不到好酒好肉,再加上平常训练站岗各种杂事之类的体力消耗也不小。即便是这样简单的食材,也可谓是美味至极,吃起来狼吐虎咽津津有味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,对于挑食的人来说,就得让他们不停的干活还得饿着他们,这就是治疗挑食的最佳方法。
守岗的几位兄弟,从某种程度上能算的上是相依为命。说到这里便想起曾经一件暖心的事。在哨楼站岗的时候,天花板的角落有摄像头,这个摄像头主要是用来监督士兵站岗执勤的情况。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,甭说打瞌睡干点其他啥的,哪怕是眨一下眼睛,摄像头都能看得一清二楚。不过这个也可以理解,因为在这种遥远的僻壤里,上级只能通过摄像头才能看到士兵们在岗在位的情况。
一班岗两小时, 站岗期间身体部位不能随便晃动,要说身体唯一能动的部位,也只有脖子和脑袋了,这主要是由于要时时刻刻观察周边环境情况。通常来说一班岗站下来,普通人都会感到脖子僵硬双腿发麻全身酸痛。后来站久习惯了,这些症状也就慢慢消失了,不过仍然会有些职业后遗症,比如有些战友会有肩周炎关节炎之类的等等。
清晰的记得那天我是晚上12点到次日凌晨2点的岗,大半夜站岗是极为困乏的。天寒地冻的情况下,即便是穿着军大衣戴着雷锋帽和手套,站在上面一动不动的情况下,整个人还是会冻的瑟瑟发抖。在大半夜站岗最希望的就是时间过得更快些,早点站完岗有人过来接班,这样就可以去睡觉了。
人在极为疲乏的时候,就会觉得睡觉是世界上最为幸福的事情,如果能一觉睡到天亮那就更美了。但这些想法在部队里面就是天方夜谭,自打进部队那会到现在,每天都是雷打不动的早上六点起床,无论任何情况下皆是如此。听到上哨楼的脚步声了,我知道是有人过来接班了。心中甚至欣慰,终于可以钻进被窝做个好梦了。我们彼此之间完成了交接班仪式,便各自安好。我去睡觉,而他接着站岗。我无不感慨到,这大冬天的要是有口热乎汤喝就好了,可是啊,啥都不会说了。
正当我准备下哨楼的时候,战友C说了句,兄弟厨房有碗糖心荷包蛋,给你弄了份赶紧去喝。听到这话我心里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顿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。同志们啊!虽然仅仅只是一碗糖心荷包蛋,要是搁在家里,我想很多人都还不愿意喝,甚至觉得才值几个钱。不过在这种天寒地冻物质极为贫乏和人烟稀少的地方,又是大半夜的情况下,试问有谁不会因此而感动和流泪。什么是兄弟,我来告诉你,就这是兄弟。
我赶紧跑到厨房,狼吐虎咽似的把荷包蛋汤一扫而光。然后上哨楼问战友C,这哪来的鸡蛋。战友C说到,这不上次出公差的时候,刚好碰到有些村民摆地摊卖土鸡蛋,于是便花钱找老乡们收了几个鸡蛋。一直放着没敢吃,这大半夜的也没人知道,晚上人又冷又累,搞碗热乎汤犒劳下大家。
我说道,兄弟行啊,要不是你,我还真喝不到如此美味至极的糖心荷包蛋汤。战友C接着说,都是小事,咱们是兄弟,这点东西算啥,哥俩在这里说句实在的,就好比难兄难弟就应该同福同享有难同当。以后咱们这些兄弟们退伍了,大家都是五湖四海的兄弟,再想见一面就难了,在一起的时候就应该好好珍惜这份战友情。
如今退伍多年了,曾经的战友们各奔东西忙碌生活。有的留在部队考上军校,当上军官的,也有在部队服役多年当班长的,也有干完两年就直接选择退役的。战友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行业。有人干出了一番事业当大老板的,也有人是平平淡淡的上班族,还有些做点小生意谋生的。生活不易,更需坚持。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,坚守着自己的信仰,从容的面对生活,为了自己和家人努力奋斗。
军旅生涯似乎很快,就和上大学的感觉一样,但是部队的情谊可能更铁。
各有各的好,主要看彼此之间如何相处。
其实部队生活比学校生活更值得回忆
各有各的好,不管是什么友谊,都需要经营,人与人长时间不来往,过几年也会淡了。
我一直好奇,部队里就没有回族战士么?
可能原来有,都给饿没了。